top of page

與社會交往的香港新藝術領域

文|梁美萍

 

年前到台灣時,看到《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在當地最重要的台灣當代藝術展中獲當代藝術大獎。這是台灣藝術家首次以社會交往藝術獲得藝壇舉足輕重的大獎,也意味台灣的社會交往藝術,以非傳統藝術造型和展示並介入社區並與民眾共同改造社區生態的「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已被認同是當代藝術型態和美學的一支。

 

該創作項目跨越多年,由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吳瑪悧教授和竹圍工作室帶領,在樹梅坑溪社區持續實踐社區改造,讓社會大眾對環境、自然、永續有不一樣的視野與實踐;她同時對當代藝術中社會交往的美學進行研究。今年初經她的引介,我到台灣進行社會交往藝術的個案和社區考察。

 

我們都認為兩岸的社會交往藝術有許多的相異的歷史背景、社會脈絡和個案,很值得兩岸做一個階段性的展示和交流,這就是《與社會交往的藝術---香港台灣交流展》的由來。展覽嘗試檢視兩岸過去近二十年的社會交往藝術的實踐,其創作概念和型態、實踐的內容和社區關係、其發展和階段性的提問。

 

「關聯美學」以時態和特定場域,藝術家直接在場參與的創作,或以社會人文價值理念爲座標,延伸時態和地域的關連性作品 (relational art practicing),都較難以以一般傳統展場普及地被了解和研究。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的視覺藝術研究中心整理出一項社會交往藝術的時態表「大事紀」-- 這年表羅列了香港大事及一些影響深遠的參與式藝術項目,嘗試理解藝術與社會的關係;並據文獻檢閱當中較具代表性的案例。同時也舉辦「藝術與社會的交往、交流、交煎?」的座談會,請兩岸創作人和研究者分享或辯證藝術與社會的交往的成果。透過此展覽、文獻研究和座談會為一體的展示平台,呈現這些個人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的社會實踐代表案例、討論和延伸閱讀與社會實踐的香港新藝術領域的脈絡和面向。

 

香港方面相關事態的回顧以香港1997回歸中國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實施,指涉過去17年陸續出現臨界的衝突,面臨更嚴峻的社會問題,各政黨的爭持、基本法的合法性釋法、社會资源分配不均、新經濟發展失衡、跨境(與中國內地)發展恐懼、極度資本主義抗衡、地產霸權、環境污染和普選訴求等等。在回應及參與各項的相關議題或抗爭,藝術家以個人或團體與社會交往為方法積極地介入社區;一方面,透過游撃式的行為表演參與社會運動,例如針對反國教及争取全民晋選的運動;另一方面,不少團體成立,以社區性組織策劃和展開弱勢社羣的發聲,並實踐社區協作,尋求另類的社會支援;例如處理剩食、新移民福利、農耕保育及婦女就業等等。他們都極力連結社會各階層,開拓了香港當代藝術中社會交往的美學。

 

經兩岸策展和整理,展覽內容分別有幾項社會介入的區塊:社群參與、空間生產、都市發展和環境運動、社會文化和民間工藝、還有生活文化。而實際上某些團體的社會實踐跨越多個區塊。

 

 

社群參與

MaD創不同是以提倡香港社會企業創新理念介入社區。是次活動《天水營造記》是組織年輕藝術家與過百小販檔主們建立關係,進行招牌工作坊,並由檔主擔任營造過程的主體,設計個別檔主的招牌。希望改造營商手法,改善天水圍特准小販區的經營氣圍。

 

楊秀卓是資深香港創作人,十八年前開始於中學任教視藝科,視教學為社會民主發展進程的一環。他個人以視藝教育為方法,並以學校為小社區,動員學生和轉移視藝知識於學生,與社區居民合作改造社區生態。展示文獻是他部份社會實踐成果。

 

梁以瑚的團隊是很具香港社會交往經驗的,自八十年代就開始關注滯港越南船民的社區共融問題;九十年代「藝術在醫院」則長期改善醫療環境和藝術治療的互動。是次展示與婦女社群手藝編織的創作,和《老爹老媽藝術系列》為老人社群拍攝餘生個人夢想造型照片項目,透過創意來舒緩因病患及老化所帶來的種種負面情緒與影響。

 

文晶瑩是長期關注邊緣社群,尤其女性議題。是次裝置創作是她駐留台灣的交流項目《如果你是》 -- 有關戰爭強姦的性暴力議題,深入追究慰安婦責任問題,並保障現今婦女的人權;通過藝術創作釋放和釐清青年性暴力的想法,再檢視現今社會的狀況。

空間生產。

 

迷彩研究所是幾位香港年輕藝術家李曉華、張子軒、張蓉、陳穎斯、葉健邦、羅志傑和黎朗生的共同創作。他們特別駐留於台灣的東莒島,一個僅遺留二百居民的小島。調研偏遠島嶼社區的文化生態。最後以東莒島曾是防禦對岸大陸攻佔的要地歷史來展示東莒島的過去和現況。

 

 

都市發展和環境運動

方韻芝是關注社區積極運動者和社區藝術家,也是「投訴合唱團」的成員。近幾年她關注剩食問題,與活化廳 和視藝薈合作的《油麻地剩食圖鑑》計劃:以實地考察及街坊調研,記錄地區剩食資料及推廣處理剩食的智慧方法。這計劃延伸到其他地區和城市,並出版相關刊物。

 

活化廳繼續工作組 & 街坊是幾位在地文化藝術工作者和街坊共同營運的藝術組織,期望以持續對話建立一個「藝術 / 社區」彼此活化的平台。相對香港其他的較以主流藝術展示的型態,這組織對小社區生活模式的多樣性更為關注。展示的文獻記錄均為最近的藝術社區計劃。

 

鄭炳鴻是城市設計、文化保育及社區參與的建築實踐者。《生。活共構--啟德河綠色藝術節》是啟德發展社區聯盟對重新發掘城市生態以至社區主導的空間計劃。經五年的持續介入,以公眾主導,政府配合的模式重新治理啟德河的綠色生態。

 

 

社會文化和民間工藝

民間博物館計劃自2002年成立以來,策動了一系列《街道博物館》計劃,對日常生活的型態、傳統和價值進行盤點和呈視,並持著「文化拾遺」的理念,進行其社區研究、出版和展覽計劃。其考古學研究方法論的視覺文化調研如《整整一條利東街》、《青苗上河圖》、《小作業、大智慧》工匠展,及搜集仍在進行中的「佔中民主運動」彌敦道的抗爭視覺文化,均呈現其街道文化和社區的視覺研究的面向。

 

聲音掏腰包以涉足聲音、藝術文化,發現聲音與不同的藝術形式的多樣化融合。最近的《聲音圖書館》計劃,啟動聲音捐獻,發掘本土的另類社會文化質量和內容。《你想改變甚麼?》的展示項目,以「一傳十,十傳百」,利用聲音,進行一場馬拉松式的問答遊戲。其創作宗旨改善香港的聆聽文化和聆聽的藝術。

 

何國強+胡家偉+影行者---何國強是多個重建街坊關注組成員、胡家偉是數個居民互助的重建關注組成員;影行者成立於2007年,是一群影像創作人,以紀錄片、影像創作與解讀工作坊,和以觀眾帶回現場的放映活動三個範疇為發展重心。成員均參與多項土地規劃民主化運動。是次影片《俾唔俾得起》是有關重建街坊社區文化,和《未存在的故鄉(第一部)》有關基層在邊境與資本流動下所遭逢的困境。

 

 

生活文化

CoLab是設計師余志光與林偉雄於2010年建立,專門開發為非牟利團體、社福機構及社會企業設計工作,嘗試以創意及設計,推動社會正面發展。《區區肥皂》項目與婦女開拓另類的家用清潔品,讓婦女積極參與社區。展出的《不完美》融合商業、社會及環保理念,廻圈「不完美」(次貨)產品,致力開拓商機,並同時改進社會生活文化。

 

 

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的互動:藝術介入社會正進行中

籌備《與社會交往的藝術---香港台灣交流展》正值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學生運動,佔中運動讓整個社會震動。校園空盪盪,學生都連續上街抗爭,所有和社區實踐的創作人和團體正空前投入,當下迫切介入現實社會中的行動,相比展覽的文獻裝置就像另一個延伸的起點。所有香港的參展藝術家和團體都同樣表示無法依期送件,或表示沒有準備展出的心力,或者乾脆展示佔中運動的作品。我對此展覽事態的發展完全持開放的態度和理解,因為我也有放手的念頭,最終也與參展者一樣,大家到街頭再說的心態。

 

從「大紀事」中回顧大大小小的藝術團體和個人創作的社會實踐活動,無疑受各項1997回歸後的民間抗爭和社會運動啟發或影響,催化港人的本土意識,建立本土歸屬感。而在這過程中,香港人也對普世價值甚至公益關注起來;如在2003年七一大遊行及國家安全立法抗爭之後,學者和政黨推出香港價值宣言,自由、民主、人權、法治、仁愛。生活上,環保低碳、小社區生活模式。由下而上,自發性的藝術團體、工作坊、新興的小公司及非營利團體,組成關注社區營造各項目,藝術家及團體帶頭讓更多人參與社區營造,活化社區向心力,以各種創作媒介介入,並開啟社會議題討論的契機,事實也與社群共同展開各種民權運動的對話和交流。

 

回歸後的十七年,本土意識和民主運動的種子已經遍地開花,是次展覽因場地有限,未能包括的有C&G apartment和最年輕的吳家俊,我在佔中街頭也看見他們的身影。以各項跨界別的創作為手段,獨行的或聯伙的,以街道為家、以街道為展廳,參與最大的社群,最流動的社區,發揮抗爭力量。因此,《與社會交往的藝術---香港台灣交流展》就更明確地不僅於展示社會交往的藝術,其構成當代藝術的要素不僅僅是新的當代視覺語言,也包括其前衛的道德理念,也正視了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的互動,為我們思考香港情境中藝術與社會的互動提供了參照。

bottom of page